查看原文
其他

Cell Proliferation|同济大学刘中民、刘洋研究团队与中科院杨黄恬研究组合作建立心肌I/R损伤的心脏类器官疾病模型

干细胞基地 干就有未来
2024-10-14

撰文│刘   洋

编辑│毕紫娟

审校│汤红明


全文1200余字,预计阅读6分钟2024年10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发表了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刘洋副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员合作的研究论文“Modelling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ith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human ventricular cardiac organoids”()。研究利用心室特异分化自组装方法,构建了拟心室腔结构的心脏类器官,同时建立了缺氧/复氧(H/R)刺激和免疫细胞共培养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急性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进一步应用该模型发现了I型干扰素(IFN-I)受体抑制药物Anifrolumab能有效减轻I/R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居高不下。临床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迅速恢复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然而,缺血的心肌组织在血流恢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称为心肌I/R损伤。目前,针对心肌I/R损伤的药物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动物和人类的细胞在遗传和生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迫切需要建立人源化的体外替代模型,用于深入探索疾病机理和药物筛选。近年研究报道了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自组装形成心脏类器官的方案,其中包含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同时具有腔室结构和搏动功能。然而,这样的心脏类器官是否能很好地模拟心肌I/R损伤,并和免疫细胞之间产生一定的细胞互作和炎症反应,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首先在心脏中胚层特化阶段抑制维甲酸信号通路,成功在腔体化心脏类器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直径达毫米级、可自发搏动的心室特异心脏类器官,其中包含心室肌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图1)。随后利用H/R刺激,诱导该心脏类器官模拟了一系列心肌I/R损伤表型,包括细胞凋亡水平、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心脏类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异常的电生理活动等(图2)。


图1. 心室特异腔体化心脏类器官的构建

图2. H/R诱导和模拟心脏类器官的心肌I/R损伤


转录组测序揭示了IFN-I相关基因在促进炎症中的潜在作用。结合THP-1免疫细胞共培养,发现H/R刺激后心脏类器官可招募更多单核细胞,导致其分化为促炎型M1巨噬细胞,并因此加重了心脏类器官的氧化应激损伤(图3)。最后,研究人员在该体外疾病模型中验证了靶向IFN-I受体的抑制剂Anifrolumab(同时也是FDA批准的一种单抗药物),在介导心脏类器官和免疫细胞互作、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图4)。

图3. THP-1共培养揭示H/R诱导的急性炎症反应

图4. Anifrolumab抑制IFN-I的分泌
综上,研究表明在心肌I/R损伤模拟及其潜在治疗药物的筛选中,人源心室特异腔体化心脏类器官可以作为可靠的替代模型使用。未来这种心脏类器官疾病模型有望应用于大规模药物筛选,并成为临床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式图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洋副研究员、刘中民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张来海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等项目的资助。



扫码关注


干细胞基地管理文章合集

【01】加强干细胞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02】关于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的若干思考

【03】医疗机构干细胞临床研究学术委员会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

【04】我国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05】双备案制度下干细胞临床研究角色职责的转变及应对策略【06】关于推进干细胞产业化的思考——以医疗机构和企业为视角【07】加强干细胞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探讨【08】干细胞产业发展探索—浅谈上海市东方医院在干细胞转化领域的实践

【09】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的思考

【10】干细胞资源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11】干细胞资源库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12】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首次发布干细胞放行检验和临床研究信息管理两个标准规范
【13】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干细胞临床转化的影响
【14】干细胞的质量控制要点概述
【15】干细胞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临床安全性探讨
【16】干细胞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标准的建立及实践【17】“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如何指导干细胞药物研发
【18】临床研究用干细胞的“大质量”思想及其意义
【19】“质量”是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干细胞“质量产业”初探
【20】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21】医疗机构加强干细胞临床研究风险防控的策略探讨
【22】干细胞新兴学科人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征稿链接

《医学参考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刊》 征稿启事相关链接【01】刘中民教授团队发现促进心肌微血管网络化的新方法,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
【02】Bioactive Materials|杨黄恬研究组发现hPSCs衍生心脏谱系细胞组合心肌补片可促进梗死心脏长期修复和心肌再生
【03】朱鸿明/魏珂/刘中民团队合作在Protein & Cell发文揭示了一种心脏祖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亚群协作在心脏修复中的潜在作用
【04】人多能干细胞源心肌谱系细胞促进缺血损伤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05】心外膜细胞在心肌再生和修复中的应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干就有未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